談談 3 個電影中的「昆蟲誤解」

「蜜蜂平常都很chill?」昆蟲學家Dr. Sammy Ramsey解析經典電影中的昆蟲場景,說明常見的昆蟲誤解:擬寄生物與寄生物的不同、蜜蜂噴煙的需要性、昆蟲蛋白質的食用性⋯⋯。

談談 3 個電影中的「昆蟲誤解」
還給被迫扮演惡毒的昆蟲清白

⌛一秒導覽

記得印象中電影裡的昆蟲的模樣?

是蟲蟲危機中互相幫助的昆蟲,還是神鬼傳奇裡在人體中穿梭的甲蟲呢?

被 Youtube 推播影片上斗大的「蜜蜂平常都很chill」所吸引—昆蟲學家 Dr. Sammy Ramsey 透過影片說明幾部經典電影中的昆蟲場景,看完後發現自己對於昆蟲有許多誤解,接下來和你分享從中學到最有印象的三項知識:

三個昆蟲酷知識

1. 異形 (Alien)-擬寄生物是什麼

異形是寄生蟲的一種?其實不是。

寄生蟲 (Parasites) 和擬寄生物 (Parasitoids) 兩者很容易被搞混,最大的不同在於寄主的存亡—寄生蟲必須倚靠寄主提供養分,當然會希望寄主長得越強壯和活得越久越好,而擬寄生物必須殺死寄主,才能完成生命週期。

什麼是生命週期,也就是從卵>幼蟲>成蟲之間的變化。擬寄生物為了變為成蟲和衍生下一代而殺死寄主,這才與電影中異形的生物設定符合。

2. 蜂電影 (Bee Movie)-對蜜蜂噴煙的誤解

噴散煙霧並不會使蜜蜂冷靜下來或是降低攻擊性,蜜蜂會猜測是周圍有東西燒起來,可能先把部分蜂蜜放進蜜囊裡,做好逃脫的準備。

煙霧能做什麼呢?可以阻絕蜜蜂之間的訊息傳遞,假使人不小心被蜜蜂螫到,螫針會釋放一種攻擊費洛蒙,如果處在煙霧中,攻擊的訊息就無法傳遞給其他蜜蜂,被群聚攻擊的可能性則能大幅降低。

3. 末日列車 (Snowpiercer)-蛋白質的選擇

比起一般動物性蛋白質,Dr. Sammy 相對願意嘗試昆蟲製的蛋白質產品。

因為現有蛋白質的選擇,大多都來自無法有效分解食物的動物,如牛羊雞等,而昆蟲卻是分解食物的大師,可以完整分解無論是植物、其他昆蟲、食物等,例如蟋蟀分解食物的能力比牛高六倍以上。近年環境被破壞相當嚴重,或許減少碳足跡,昆蟲性的蛋白質製品是另外一項好選擇。但 Dr. Sammy 特別提醒,如果你對甲殼素過敏,就不能享用昆蟲蛋白質囉。

結語

在影片的最後 Dr. Sammy 說:永遠不要讓好奇心死去。

So be willing to do your own research and don't let that curiosity die, stoke it, keep it going.

看完影片之後發覺世界上真是無奇不有,有許多事情荒謬的難以置信卻是真的,但大部分想營造出真實氛圍的卻是假象,千萬不要失去好奇心,對吸收到的資訊保持懷疑,Keep digging!

Subscribe to 咖灰狐

Don’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.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-only issues.
[email protected]
Subscrib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