挑選適合的相機包
完美的相機包是不存在的,如何阻絕三心二意,有效挑到最喜歡和最適合的相機包,可以試試文章中的3個方法:利用功能性、想不想換包包、輕裝還是重裝挑選。
一秒導覽
哈囉咪那桑👋
遲到一天~拍謝,追鳥行程緊接著是海邊夏日拍攝,進入後製中,有機會再和你們分享 😉 週末和朋友閒聊之餘,也稍微聊到自己的相機包~這週想和你聊聊 3 個挑選相機包的方式~
那,我們開始吧。
檢視拍攝習慣
先聊聊我的拍攝常態和習慣。
如果是一天為主的工作或出遊,通常都不會帶超過一機兩鏡。超過三天以上的遠旅行,或是特殊拍攝主題,才會考慮多帶其他東西。廣角場景通常用手機代替,因此我最常攜帶一機一鏡,一定會帶最喜歡的長焦鏡頭。尤其現在要追鳥...我想一顆望(很)遠(重)的鏡頭就夠了哈。
現役的相機背包是 Peak Design Everyday Backpack V1 (20L),最常攜帶的機身是 Sony A73,鏡頭看拍攝主題,可能會是 Sigma 24-70mm 或 Tamron 70-180mm,追鳥則是 Tamron 150-500mm;另一個日常隨身包是 Peak Design Everyday Sling 6L,一般揹去上班,會帶 iPad 和電子書 Kobo Clara 2E。假日的輕裝出門踏青會帶 A73 跟 35mm 隨拍,或是 Tamron 70-180mm,微距拍花和葉子紋路很好用。
👉 看看我的相機配件
挑選相機包的三個方法
1-最需要的功能
必須從拍攝主題著手!
你有想過,每次好不容易準備好出門拍照,結果沒拍到很喜歡的照片,那種很煩的感覺嗎?千載難逢某個很棒的畫面,啊~電池沒電、啊~記憶卡滿了~那種可惜的感覺,是不是真的很煩~
先思考這兩點:(1)拍攝時間長短,一拉長就要考慮電池的方便拿取,或是(2)拍攝張數一多,也要考慮好不好更換記憶卡。從事後瀏覽照片,汲取每次的沮喪和失敗的經驗,思考下次進步的方向,重新建立拍攝工作流。預想拍攝流程,先從攜帶的工具下手調整,便能大幅提升拍攝熟練度,有效捕捉精彩瞬間。
出遊前先花一兩天規劃想留下怎樣的相片記憶,不怕再因為忘記帶什麼,或是被超重的背包壓得喘不過氣~毀了旅遊和拍照的興致。
2-想不想換包包
在剛進入攝影的初學者,有很大一筆經費需要投入在器材上,相機包通常會是後面一點的考量。那,有必要特定買一個「相機包」嗎?如果可以把現在的包包就變成一個「相機友善包包」呢?其實不想換包包,可以使用「相機布」、「鏡頭袋 (1)、(2)」等保護器材,先前到台東工作的我,甚至也會用兩三層衣服包裹鏡頭防撞。
我超喜歡相機布~
3-輕裝還是重裝
攝影不外乎根據自身體力和拍攝主題,決定輕裝還是重裝上陣,我用「想不想換包包」和「輕重裝」劃分為 4 個象限,作為挑選相機包的一個參考。

結語:完美的相機包不存在
如何阻絕三心二意,有效挑到喜歡和適合的相機包,可以試試上面的 3 個方法,希望對你有點幫助。在《正直不動產》飾演房仲業務的山下智久,誠實的奉勸客戶:「完美的房子是不存在的。」
▎是啊,如同完美的相機包也是不存在的一樣。
Have a great week! 我們下週見!
Hu xx
這週遇到的酷東西
YouTube - 你手指會麻麻的嗎?小心腕隧道症候群找上門喔 by 啾c物理治療師。
被 YT 推播到啾 C,在辦公室打太多字,沒想到手麻的按摩立刻有用欸,還學到該怎麼調整打字姿勢,才不會手痠跟不舒服,真的是好棒喔~畢竟久拿相機也是手很痠~推薦給每個手很痠的你~
本週金句
The biggest risk is not taking any risk at all.
From 救難小福星(202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