挑選適合的 Vlog 相機

以實用性和泛用性挑適合自己的Vlog相機,實用性是指(1)攜帶方便、(2)手持不震跟(3)收音。泛用性則可以問問自己三個問題:之後還需要這台相機嗎?接下來的實用場景是什麼?會有多常使用呢?

一秒導覽

哈囉咪那桑👋

隔兩週才發電子報,不小心又被拖延症綁架,拖到最後一刻...饒了自己一回,馬上被愧疚攻擊。總之,打起精神了!這週想和你聊聊 Vlog,朋友最近準備出國工作,想拍拍影片紀錄旅程,閒聊起推薦的相機。我和她分享挑選相機的兩大方向「實用性」和「泛用性」,就聽我娓娓道來~

怎麼挑選適合的 Vlog 相機呢?那,我們開始吧!

挑選適合的 Vlog 相機

適合旅遊用的 Vlog 相機,挑選方向從兩點「實用性」和「泛用性」下手:

1. 實用性

實用性最重要的三點 (1) 攜帶方便、(2) 手持不震跟 (3) 收音

旅程會分為短期的一日遊、長時段的旅行時間,端看移動過程中能攜帶多大多重的機器¹,相機或鏡頭有沒有防手震、需不需要穩定器維持畫面穩定²。記住,越大的機器,穩定器也跟著越大越重。

一部合格的影片,最重要的就是可看性。

會不會一打開就想關掉?

收音是一個關鍵因素³,收音不好的影片,再怎樣精采的畫面都很難看下去,當下收音如果真的不好,也能試試剪輯再配音、加音樂,增加可看性。

2. 泛用性

泛用性係指除了旅程之外的日常生活,使用到相機和裝備的機率有多高?用 3 個問題審視泛用程度高低。

(1) 之後還需要這台相機嗎?(2) 接下來的實用場景是什麼?(3) 會有多常使用呢?

  • 立刻寫出三個運用這台相機的時刻,和預約下次使用這台相機的活動!例如下個周末想去挑戰某座小百岳,把裝備帶上去拍拍看吧。
  • 在待玩清單中,挑選一個輕鬆的地點,計畫一個五分鐘的 Vlog 怎麼拍。
  • 定期安排和親友出遊旅行,一個月或兩個月拍拍新的 Vlog 記錄生活。

拍攝 Vlog 其實是對未來許願,許下一個好好體驗和記錄生活的承諾。

拍 Vlog 的第一階段是「拍一部 Vlog」,第二步才是「拍一部好的 Vlog」。先著重在完成第一階段,不需要挑選太進階的裝備,永遠都有更棒的機器,隨之而來也是更複雜的功能。不熟悉器材,拍了,可能會蠻沮喪。如果不確定會不會一直用預計買的裝備,先不要買新的,去租或跟朋友借,拍攝幾次,試試水溫,真的有興趣鑽研再買。

私心推薦

其實我個人最推薦其實是 iPhone。

過去曾剪過幾支影片,有一陣子很著迷 Daniel Schiffer 拍的 B-roll,或是 Think Media 教怎麼用 iPhone 拍影片。iPhone 好帶好拍好剪輯,只要有一個穩定器跟外接麥克風,簡直無敵。

想知道怎麼樣用 iPhone 拍好影片,請參考這個 YT播放清單

結語

我一直很喜歡柯南劇場版《貝克街的亡靈》,主角們在福爾摩斯的房間參觀,弘樹一把拿起福爾摩斯的手槍,柯南立刻對他說:「別拿自己不擅長的武器。」

選擇適合你的武器,選擇適合你的科技。

Have a great week! 我們下週見!

Hu xx

這週遇到的酷東西

書籍 - 盲點 by 麥斯.貝澤曼、安.E.坦柏倫塞。

剛開始看這本書的副標「哈佛、華頓商學院課程選讀,為什麼傳統決策會失敗,而我們可以怎麼做?」以為書的內容和做決策、思考盲區相關。

看完目錄才發現幾乎整本書都在討論「道德」,例如人會因為權威而改變行為,即使有悖自身堅守的道德。其中一個案例,受試對象分為老師和學生,只要學生答錯,老師要按鈕電擊,隨著答錯題數增加,甚至升高電擊量。測驗中其實沒有人真的被電擊,但是作為老師的受試者會聽到假哀嚎聲,身旁有人監督和指示按鈕,即便聽到慘絕人寰的聲音和反應,受試者仍被高壓的命令所控制,無可自拔地按下按鈕。

由此可見,在權威下,任何人都有可能違背自己的道德觀,做出無法理解的行為。

本週金句

Whether you like it or not, you have a gift.

From 超吉任務

Subscribe to 咖灰狐

Don’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.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-only issues.
[email protected]
Subscribe